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跨境电商壁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跨境电商壁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跨境电商具体是做什么的?
跨境电商是一种跨越国家边界的电子商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打通国际间的商贸壁垒,让消费者能够在海外购买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跨境电商实际上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国际贸易所需要的各种流程和环节,从传统线下的实体店转移到线上平台上进行,包括商品销售、支付结算、物流配送、海关清关等。跨境电商的主要特点是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化和数字化,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全球化、丰富多样的购物体验,同时也让商品销售和服务提供商得以实现全球化的拓展和发展。当前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不断壮大,这种电商模式正在快速推动全球经贸合作的深化和发展。
德国构建的大西洋壁垒是否可以媲美法国的马奇诺防线?
首先我们要分别看一看这两条防线。马奇诺防线一战结束后,基于法军对未来战争的理解以及一战带来的巨大伤亡。为了避免悲剧再次上演,于是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用当时陆军部长的名字命名。全长数百公里,成为法国人可以依赖的定海神针。
马奇诺防线作为永固的重点防线,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但是建造这个防线的思想确实落后的,法国高层还是基于一战的经验和思维。对于内燃机所所产生的技术革命给整个战争带来的翻天覆地地改变没有深刻的认识。
尤其基于内燃机生产出来的坦克、飞机和无线电的高效配合而全新组建的装甲师以及更大规模的装甲军在300-500㎞范围内的巨大的机动能力和打击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波兰战役也没有认真研究。(法国的戴高乐是一个另类,但是人微言轻,改变不了法国陆军高层的僵化思想)马奇诺是一个静止的被动防御的典型防线,失败也是命中注定的。
大西洋壁垒防线则是从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国和西班牙的边界,长达2700公里,主要用来防止盟军登陆欧洲大陆,由弗里兹·托特组织、弗里兹·托特和阿尔伯特·斯佩尔建造。但实际上重点还是法国沿岸,尤其是加来一带。其他的地带其实完工率不到50%,虽然被纳粹吹嘘的很厉害,但是只是在德国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防范英国登陆的一条心理防线,所以不是很积极。知道1944年隆美尔的加入,才有所改变。但是和马奇诺防线修筑的质量来看,可以用不及格来说。
不同的地方是作为支援的7个装甲师在二线的交通要道,随时可以支援一线的作战,防守反击的力量还是很强的,也体现的德国当时机动防御的思想,不过在指挥上缺犯了分兵的大忌,没有集中统一指挥。而有限的亮点比如卡昂之战都是盟军已经登陆之后发生的。在碾压式的盟国空军的机翼下,这些短暂的辉煌犹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化为乌有,从战略上和战役上并没有帮助德军在诺曼底战胜盟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奇诺防线是基于落后军事思想修建的精美的防线,战争中就基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大西洋壁垒是则是防范后院被人占领而心不在焉修建的还没有完工的防线,后期的机动防御除了给盟军带来不小的麻烦外就没有多少价值。
德国构建的大西洋璧垒是否可以媲美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德国的大西洋璧垒和法国的马奇诺防线都是二战期间建造的,二者建造是防止对方顺利通过攻打目标的。纳粹德国为了防御西线修建了大西洋壁垒。这条防线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国和西班牙的边界,长达2700公里,以当时的建筑水平算是很了不起。
2700公里要是步行要很长时间,更何况建设军事防线,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同德国的大西洋璧垒,前者是婴儿,后者是成人运动员。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盟军登陆欧洲大陆。这个规模庞大的防御工事在1942年开始建造,1943年隆美尔受命督造大西洋壁垒,它的存在也使得德军的防御力大幅提升。
马奇诺防线有5800多个,防线所***用的防御材料都是特别的坚固,最坚固的钢筋混泥土工事的墙壁和顶盖能达到4米左右的厚度,尽管有炮弹击中也丝毫不为所动。防线内部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所需的场所,防线里面完全可以养活大量军队。防线里的交通也四通八达,里面修的有电车跑的轨道。马奇诺防线全长约390公里,位置是自隆吉永至贝尔福。
整个防线防御区域非常大,纵深8公里,防御区域内平均每公里有多个工事。防线内也有防坦克壕、崖壁以及金属和混泥土的桩砦,并且配有地雷场、通电铁丝网等,基本上难以逾越。马奇诺防线只是表面坚固,即使德军从正面进攻也能轻易突破。看似强大的马奇诺防线却有着很多薄弱的支撑点,这些支撑点都是能够轻易攻破的。***指挥主力军主力从法国与比利时的边界迂回,德军另部分人马向马奇诺发现守军发起进攻,本来德军只是打算佯攻马奇诺防线转移法军视线,另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军在没有付出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从正面突破了马奇诺防线。
德国大西洋璧垒堪称铜墙铁壁和法国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现在知道那个防线比较坚固吧,建造大西洋璧垒的是智慧型。
如果不考虑是否建成的问题,仅从规模上来看,大西洋壁垒是远远超过马奇诺防线的,因为大西洋壁垒是从挪威北部一直延伸到西班牙和法国的交界处,长达2700公里,构筑了1.5万个坚固的混凝土工事支撑点。而马奇诺防线的总长只有390公里,拥有5000个永备混凝土防御工事。从工程的规模来看,马奇诺防线远不能和大西洋壁垒相比,也是为什么德军从1942年开始修建了整整三年也没能建完,甚至整体工程进度进度都不到设计的一半。
从实际建成的防线进行对比来看,大西洋壁垒的坚固程度就差马奇诺防线太多了,除了极少数地段德军构筑了强大的现代化防御工事并配备大口径岸炮外,大部分的防线仍旧是以一般的土木野战工事为主,提供火力支援的也是陆军的野战炮兵,多以缴获的外国火炮为主,战场生存性很低。而马奇诺防线的机枪阵地和火炮阵地几乎都是混凝土的永备工事,具备很强的生存能力,除非是直接命中,否则很难被摧毁。
最关键的是大西洋壁垒主要是一条沿海岸构筑的防线,防御纵深非常浅,只有几公里,在往后便没有了任何防御工事,一旦盟军取得决定性突破,那么整个大西洋壁垒也就宣告崩溃,所以德军除了在海岸线附近进行决战外,毫无办法。而马奇诺防线的纵深就比大西洋壁垒强太多了,整个防线的纵深在10-30公里之间,是大西洋壁垒的好几倍,防御强度也随着提升许多。
总的来看,马奇诺防线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条现代化的防御阵地,如果德军真的从正面进攻马奇诺防线则必然会遭到惨重的损失甚至失败。法国在二战的失败并非由于马奇诺防线不坚固,而是输在了战略战术,并非马奇诺防线之错。而大西洋壁垒则是徒有虚名,是一条以土木野战工事为主的防线,连德军自己都知道这种防线根本不可能阻止住盟军的登陆,德军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战后就曾表示,一开始他就对大西洋壁垒不抱希望,完全达不到防御的目的,都是纳粹党大肆宣传的结果,盟军可以肯定会突破大西洋壁垒,龙德施泰特元帅将成功寄托在一场大规模的装甲反击上。连对大西洋壁垒充满信心的***也曾在会议上表示,如果西线德军无法通过大规模的反击将盟军赶下大海,那么德军的大西洋壁垒将必然被攻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境电商壁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境电商壁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