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商助农商业模式概述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电商助农商业模式概述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助农电商平台如何运营?
通过数据搜集、文献查阅的形式对疫情以来徐闻县开展的一系列电商营销活动、政务部门的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各主要平台电商助农营销的数据进行了总结,并初步形成了助农营销模式。
在疫情中,不仅农户利益受损,消费者也不能第一时间享用优质的农产品。而“电商助农”为农户与消费者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得农民能顺利将农产品销出,消费者既能第一时间享用优质农产品,又能间接扶贫助农。本次实践将明确广大消费者对“电商助农”渠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主观意愿,以侧面了解电商助农现行推广模式和其有效性。
助农盈利模式?
1.直接帮扶到户 直接帮助贫困的农户开网店,进行农产品的售卖,这种模式在前期需要大量的培训和***投入,通过网上售卖实现农户的增收,一般需要要在有发展基础的地区进行。
2.打造产业链 电商发展是打造产业链的过程,从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到网商运营、产品递送,并不是一家一户就能够完成的,而这条产业链的打造也能够带动大量群众的就业,从而盘活地区经济,从而实现脱贫。
3.分享溢出效应 当电商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对于当地市场的带动作用是毋庸置
你认为电商助农会持续多少年?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湖北的三农达人山野秋风,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2020年是农村脱贫摘帽的收官之年,也是乡村振兴的承启之年。国家推行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未来的十至二十年农村是热点,农村会有大量的农副产品,需要销售出去。互联网,电商助农将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协作合作过程。国家从政策方面大力支持,从而走出一条双赢的路径。
根据了解电商助农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新技术,新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产业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
2.农副产品要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道路,完善产品功能,打出品牌。
3.只有电商真正走入乡村,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电商助农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乡村经济也会不断发展壮大。以上是我的分享,不知是否邦到你,望点击关注,留言评论,谢谢再见!
谢邀。
这几年对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电商平台的发展,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说,好像是出现了一个大救星。无论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都提出了助农、帮农的口号,看起来轰轰烈烈,充满无限希望!
但个人并不看好这种模式的发展!这个现象最多也就是这两年,过了这段时间,基本上大家就不会看到了。
原因如下:
一、大部分农产品并不适合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农产品的种类太多,储存条件复杂,运输条件也不一样。例如叶子类的蔬菜,价格偏低,不易储存,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饭桌的整个流程。但由于价格太低,加上快递,包装,人工,还不如客户直接去菜市场买到的新鲜,便宜。
二、电商扶农,不是电商完成这个流程,他只是起到***性的作用。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还是农民或者农户。如果没有大批电商知识丰富、农业知识了解、流通环节知晓的人,这个流程就会出现断节。不是电商不好,是没有这么一批合适的人选!
三、无论是电商,还是实体商店,都要赚取合适的利润。而农产品本身就是利润率偏低的,电商平台能否长期接受利润低下,甚至亏损的状态。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没有规划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恶劣的结果。如果电商助农真的发展很快,那必然会导致农村大量人群参与其中,从种植、包装、销售、[_a***_]等环节一步步接力。但是大家看下这几年各地***引导农户种植水果,导致全国各地果农卖不出去产品,种种滞销的新闻就可以明白了。
口号是很好喊出来的,但要去实践,电商平台没有办法进行全国统筹,规划的。这个才是最难解决的!
新供销社运作模式?
模式一:“供销合作社+村‘两委’”共建平台。谷城县供销社联合村“两委”打造双堰村供销社,建成1800平米三农服务中心,整合村级网格化管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缴费、快递物流等业务,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达6000万元,商品购销年3000余万元。以农业社会化资金扶持为翘板,建成1000亩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和500亩优质虾苗繁育基地,帮扶社员、大户发展320亩茶园和200亩果树种植园区,通过土地流转、打包服务等,帮助村集体年增收13万元。双堰村供销社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又促进村集体增收,真正实现党务、政务、村务、服务、商务“五务合一”。
模式二:“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村‘两委’”共谋产业。宜城市金山村供销社联合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在金山村布局林果产业,变***优势为产业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已发展优质林果4000余亩,建国家储备林1000亩,拉动周边黄桃种植规模超3000亩,帮助农户亩均增收2500元,每户平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年托管服务费收入6万余元,此外,村集体以700亩的一期黄桃基地入股,2021年分红19万余元,预计2022年可分红32.44万元。
模式三:“社有企业+村‘两委’”共上项目。宜城市供销社社有企业楚大鸭业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企业+合作社+电商+村‘两委’+农户”模式,实行“五包”,即包鸭苗、包饲料、包鸭病防治、包回收蛋品和包淘汰鸭,引导周边村调整养殖结构,实施鸭产业项目,共发展鸭农2000余户,养殖规模达600万只,年助农增收约1.5亿元,推动鸭产业由小到大、由不知名到知名,推动双龙村等由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产业村”,推动郑集镇成为全省闻名的养鸭大镇。
模式四:“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村‘两委’”共促生产。由村“两委”组织引导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交由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农技培训、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销社系统主体负责运营,村集体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襄州区供销社引导社有企业福泽农业公司在下涂村、张坡村开展整村托管,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统一分配”保姆式全程服务,实现农户亩平增收150元,村集体获得每亩10元服务费,在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的同时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获得***支持的农业项目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开展比较好?
1:最好的搞个系统化绿色农业平台,帮助农民对农产品的快捷销售模式!不然农村农业发展动力不够快,农民的收入低,农产品滞销严重这些年!
2:搞机械化发展!对农民,农机发展这一系带动很劲的!
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首先:一定要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产品,产品本身是关键。其次:扩大产品的知名度,让更多用户感知得到你的用心,好的口碑是产品的关键,用户体验到你的产品以后,自然会推荐给自己的朋友。从而产生更多的收益。最后:售后维护一定要用心,解决客户的需求和疑问。凡是用心做,一定会有好的收货!
合作社模式是对口国家政策的,但一定要发挥合作社作用,抓好技术,做好管理,研究营销?品质、产量、品种是基本,管理销售是后盾,希望从一而终做好产业,关乎当地百姓生活。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真相信是让大家非常头疼的,原因都懂。***支持的项目,肯定要选比较稳妥的商业模式,特别是三农问题,已经出过不是事了。要发展得快,商业运作模式肯定会激进一些,但是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完蛋了。特别现在有的人把金融嫁接到农业里面来,老朽并不推荐这种做法。
三农问题是国家的根本,一旦出问题,那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呢。金融,本来就是赌徒的天堂,拿来赌农业,虽然研究出很多完整的风控体系,但是忽略了农业本质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我们国家现阶段国情造成的,目前没有办法改变,所以老朽认为,在农业板块,必须每个环节都要实在,想通过个什么模式迅速做大,是不推荐的,除非已经准备好。秋天的果实,非要结在夏天的枝头上,不推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商助农商业模式概述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商助农商业模式概述总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