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螺蛳跨境电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螺蛳跨境电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米高管王腾聊天记录意外流出,“耍猴”是有意而为之,对此你怎么看?
提问者的这个问题,完全是不怀好意,在他看来,小米应该不顾自己的生命线,也要大量备货,否则就是故意“耍猴”。其实就是盼小米早死。
王腾说的很实在,也非常实际。小米如果大量备货,如果反响不好导致销量不达预期的话,因为库存积压会导致严重的亏损。为什么呢,因为小米产品毛利率是很低的。
打个比方,***如小米跟友商差不多配置的手机,硬件成本都是2000块,小米只能卖2500,友商可以卖5000。同样备货100万台,都需要20亿,小米得卖80万台才能收回成本,友商卖40万台就行了。几个月以后,小米降价500,挥泪甩卖不赚钱,友商降价2000,一部手机仍然能赚1000块。
小米note的失败,以及三星note7的前车之鉴,导致小米一直不敢开放备货,万一出了问题,导致小米有100万台手机打了水漂,那小米这一年就白干了,甚至好几年缓不过劲来,再加上其他因素,直接跟锤子一样一败涂地也是有可能的。
那是不是抢购问题真的没法解决了?也不尽然,在我看来,有三种途径可以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大大的缓解初期抢购的紧张。
1.首先小米应该雇佣和培养专业的人才,预估每款手机预期销量,建立数学模型,在各个变量之间,取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2.小米前期可以增加高配的备货量,减少低配的备货量。比如增加小米9的8+128和10+256版本备货量,相对的减少6+128版本的备货量。因为大部分人抢购9往往是冲着低配来的,抢不到低配的话,部分人会选择购买高配,提高了小米的利润率,而高配既然有现货很好买,那些喜欢拿“耍猴”来黑小米的人也黑不动了。高配的利润率较高,也可以只给线下发高配,给线下更多的让利。等前期抢购风头过去后,再根据1中的数学模型,减少高配产量,增加标配的产量。
3.小米应该调整发布日期,跟米粉节,618和双11等优惠活动实现良性的联动,因为许多人会倾向于在这些优惠日购买产品,所以小米只要能调整好日期,就可以分流一部分潜在的买家,降低初期的抢购压力。
谢谢您的问题。小米王腾的话有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王腾的合理思考逻辑。王腾的话逻辑非常混乱,努力梳理他的思路大概是如下。第一,小米第一波抢购热度很高,会有溢价。第二,线下渠道小米给不了那么高利润,可以依靠溢价。第三,小米货足够多,线下无法溢价,厂商不愿卖小米手机。第四,线下不愿意卖,只能卖线上,线上可以直达用户,减少中间成本,效率最高。第五,线上如果市场市场估计不足,储备太多的货,会导致大量的库存。所以归根到底他想说三件事,一是价格,二是库存,三是产量,价格希望更贵,库存希望更少,产量宁少勿多。
王腾的不合理之处。第一,小米王腾认为最合理的办法是减少线上官方供货,制造供不应求的***象,使消费者购买线下经销商的货,确保经销商利润。第二,库存、溢价无可厚非,但非要把黄牛扯进来哄抬手机价格,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饥饿营销、囤货居奇,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雷军说的拧螺丝也只是营销手段。
王腾的话只有弊处。小米9处在销售关键期,雷军和众高管的努力和公关,被王腾的言语大打折扣。虽然小米澄清,王腾只是想表明,黄牛对小米的伤害、小米产能上升困难。也许这是本意,但是在没有看到充足备货和销售诚意时,免不得让大家往负面想。王腾、小米又要道歉了。雷军对后面小米手机的发售,一定要好好管管了。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螺蛳跨境电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螺蛳跨境电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