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饲料产品电商模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饲料产品电商模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供销社运作模式?
模式一:“供销合作社+村‘两委’”共建平台。谷城县供销社联合村“两委”打造双堰村供销社,建成1800平米三农服务中心,整合村级网格化管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农村金融服务、便民缴费、快递物流等业务,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达6000万元,商品购销年3000余万元。以农业社会化资金扶持为翘板,建成1000亩高标准虾稻共作基地和500亩优质虾苗繁育基地,帮扶社员、大户发展320亩茶园和200亩果树种植园区,通过土地流转、打包服务等,帮助村集体年增收13万元。双堰村供销社既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又促进村集体增收,真正实现党务、政务、村务、服务、商务“五务合一”。
模式二:“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村‘两委’”共谋产业。宜城市金山村供销社联合楚金山农林专业合作社在金山村布局林果产业,变***优势为产业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已发展优质林果4000余亩,建国家储备林1000亩,拉动周边黄桃种植规模超3000亩,帮助农户亩均增收2500元,每户平纯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年托管服务费收入6万余元,此外,村集体以700亩的一期黄桃基地入股,2021年分红19万余元,预计2022年可分红32.44万元。
模式三:“社有企业+村‘两委’”共上项目。宜城市供销社社有企业楚大鸭业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企业+合作社+电商+村‘两委’+农户”模式,实行“五包”,即包鸭苗、包饲料、包鸭病防治、包回收蛋品和包淘汰鸭,引导周边村调整养殖结构,实施鸭产业项目,共发展鸭农2000余户,养殖规模达600万只,年助农增收约1.5亿元,推动鸭产业由小到大、由不知名到知名,推动双龙村等由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产业村”,推动郑集镇成为全省闻名的养鸭大镇。
模式四:“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农民合作社)+村‘两委’”共促生产。由村“两委”组织引导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交由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农技培训、统防统治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销社系统主体负责运营,村集体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襄州区供销社引导社有企业福泽农业公司在下涂村、张坡村开展整村托管,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统一分配”保姆式全程服务,实现农户亩平增收150元,村集体获得每亩10元服务费,在推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的同时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真正的生态放养不吃饲料黑猪怎么找销售渠道?
其实,生态养殖的动物销量是很大问题,首先是没认证,另外是已经屠宰后,消费者也没有办法相信这就是生态猪!
所以如果是大规模养殖的话:还是要生态认证 科学养殖,找好固定的高端定点销售渠道。向一、二线大城市, 高档别墅小区 ,或者主打生态肉的高档酒店供货 ,这样的话销路就固定了。
小规模养殖的话 按照现在国内的生猪交易行情 几年内猪价应该都是比较高的 利润也可观 就算卖给附近县城应该销路都不是问题 现在大多数的消费者 只要肉好 价高一点是可以承受的 毕竟如今国内的生产管理缺陷 想要买到真正的好肉还是比较困难的 大多数都是饲料喂的 口感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饲料产品电商模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饲料产品电商模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