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跨境电商香港融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跨境电商香港融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跨境电商为什么要融资?
由于***补助、银行贷款等传统资金来源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跨境融资企业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迫切需要找到更多更便捷的融资渠道。
融资的目的是使公司更好地调整盈余和亏损,并在不同用户之间整合所收购的资产。也就是说,融资实际上是公司筹款的行为。融资一般而言指的是货币资金的流通,即公司按照一定方法在金融市场上募集资金的全部过程。简而言之,跨境融资实际上是每个国家需要资金的主体以某种方式在全世界寻求跨境资金的过程。
阿里已经在美国上市,为什么还要回港股上市,融资200亿美元?
传言阿里将在下半年港交所上市,募集资金200亿美元。阿里方面回应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这种沉默的态度,而不是否定的态度,给人的是一种默认态度。阿里为什么美国上市后还要回港股上市呢?
上市制度差异的历史结果
到美国上市的阿里,主要客户在国内,但没有在A股上市,乃至没有在港股上市,主要是因为IPO政策不同造成的,就盈利标准达不到要求就不得上市这一条,就限制了很多新兴企业在国内上市。我们经常用的百度、美团、乃至拼多多,都去美国上市了。现在开通科创板,到进一步放宽上市条件,让标准具有前瞻性,可能有利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当然,这需要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和严惩***追究。
回归港股的原因也很简单
其实彭博消息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准备在香港上市募集200亿美元资金,旨在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提高活动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需要融资,需要向市场“借”钱。也许是为智慧城市,为人工智能,也许是为芯片行等等。
回馈情怀也许是原因之一
淘宝网从小到大,几乎成了绝大部分国人的购物平台之一,而且有愈发壮大之势。毕竟,阿里的成长,离不开国人这块沃土。后续想要进一步成长壮大,还需要国人的支持。这时候回归港股,让国人能够方便分享阿里成长果实,也应该是原因之一吧。起码,到时候购买阿里股票要方便得多,不需要开通美股了。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后私聊。
如果只是阿里巴巴一家做出在香港上市融资200亿美元的决定,那么并不需要过度解读,更多可以理解为只是融资需求。但是结合了国际形势,以及中芯国际即将从美国纽交所退市消息传出的节骨眼,显然阿里巴巴此举另有深意。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在美上市的优秀企业会纷纷选择回归A股和港股市场,这非常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时,按照68美元的定价,融资金额大约是218亿美元,与今天传出的200亿美元融资金额颇为接近,更容易给人通过融资进行私有化退市的联想。
不管阿里巴巴是否会选择从美国退市,这几年也会是在美上市企业回归的好时机,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1、美国股市走出了十年大牛市,已经具备大幅下调空间;
2、2018年港交所已经做出针对性调整,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未盈利的企业也可以上市,美股上市的企业回归障碍已经扫清;
阿里要回香港上市,靠谱吗?
靠谱。
当初阿里之所以要从香港退市,是因为阿里想改成合伙人结构,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同股不同权模式,但是港交所没有同意。最终,阿里从香港退市,转而去美国上市,融资250亿美元。
如今,香港已经允许同股不同权模式了,客观上已经允许阿里模式了。
而之前马云也说,考虑在香港上市。
所以,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储备资金啊。
今年的局势,依然是过冬的节奏,有危机感的公司通常会在合适的时候去储备资金,为了过冬。
就在前两天,媒体曝出华为计划***10亿美元,这是在华为被美国制裁之后。
这说明华为也在准备过冬了。
去年3月传出阿里巴巴将在国内二次上市的消息后,阿里巴巴曾回应称,“赴美上市那天就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这个想法没有变过。”
阿里巴巴和港交所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据消息称2019年下半年阿里巴巴就会提交IPO申请,我个人预测,这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寻求更多的融资,提高阿里巴巴股票的流动性。
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和港交所就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2007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B2B公司登录港交所,共募资116亿港元。
2012年,阿里B2B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出港交所。随后,阿里巴巴集团希望以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再次在香港上市,但由于港交所不认可合伙人制度,亦不接纳同股不同权机制,阿里赴港上市最终失败并选择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美股市场,阿里受到美国投资机构的大力追捧,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配售权,让其融资总额最终达到250亿美元。
港交所的负责人对失去阿里巴巴曾多次表示遗憾: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曾表示,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个很重大的错误,港交所CEO李小加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因错失阿里而遗憾。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了主板《上市规则》,对同股不同权结构公司敞开了大门。 不久,小米即提交招股书,以同股不同权模式申请港交所上市。随后,美团、映客、宝宝树等科技公司也先后赴港上市。新发布的上市规则让港交所焕发活力,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207家公司在港交所IPO上市,募集资金总额(含股东售股)为2778亿港元,全年IPO上市数量和筹资额均位居全球第一。
因此,阿里巴巴这次回归港交所,不仅仅是阿里巴巴寻求更多融资,同时阿里巴巴也希望能够在港股上市让股票享受到港股通的***,更多的南下资金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增加流通性。
阿里巴巴于 2014 年 9 月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掐指一算已经快要跨过五个年头了。截止目前(5月28日)阿里的股价达到了 155 美金,市值 3986 亿美金,折合人民币达到了 2.7 万亿,比宇宙第一工商银行的市值都要高。
为什么一向以“财大气粗”著称的BAT三巨头之一的阿里还想要回归港股呢?融资 200 亿美金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1、阿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回归是历史的必然。阿里巴巴于 1999 年在浙江杭州成立,今年正好是其创立 20 周年,在阿里的孕育、成长、繁荣阶段大部分业务都是在国内,其盈利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内。作为一家“根正苗正”的中国企业想要回归,甚至再次上市也是合情合理的。在2018年推出CDR时,马云也曾说过:只要条件允许,阿里就会回归。
2、回馈广大消费者,一起分享发展的红利。这么多年来阿里巴巴的成长与壮大离不开我们这些“铁杆剁手[_a***_]者”,正是我们对于阿里平台和产品的信赖与支持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成就。但是在美股上市的阿里,每年巨额的分红却只能让外国投资者去分享,没办法与本国投资者一起享受发展的红利。作为一个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他们当然也想回馈支持阿里的大众。
关于进口跨境电商这个行业,大家怎么看?
2019年进口跨境电商行业会发展更快更好
政策方面:新电商法出台,跨境电商行业更加规范;扩大了品类和降低了部分品类税率,跨境综试区新增22个,覆盖面更广;
经济方面:国家总体方针还是继续扩大进口贸易政策来平衡贸易顺差
科技方面:传统跨境电商进口平台,都运用智能技术布局社交电商和新零售
社会方面:总体消费分层,海外优质商品的需求群体日益增加,不断下沉到2-4线城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境电商香港融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境电商香港融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