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授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授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谷歌投资京东,你怎么看?
谷歌投资京东从金额5.5亿美元的绝对值不小,但相对京东600亿美元的市值来看并不多,而且,只是占有普通股的1%股权,有一年锁定期,谷歌不会获得京东董事会席位。截至2018年2月京东的财报数据显示,刘强东持有京东集团15.5%股权,拥有79.5%的投票权,说明刘强东在京东里占有决对的控股权。
当前,谷歌和京东的处境很相似,所处的行业虽然前景美好,但在行业内部都被人给压了一头。京东在国际上对标公司是亚马逊,但在国内新零售业用户却被阿里压制。阿里2018年一季度的活跃用户是5.52亿,比2017年底增加了3700万用户,而京东2018年一季度数据为3.02亿,比去年底只增加了1000万用户。不管是活跃用户还是增长上,都不及阿里。
谷歌的情况与京东在国内的情况相似,据2016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在购物搜索领域,有55%的用户直接***用亚马逊做为搜索工具,而谷歌搜索下跌到28%,亚马逊被谷歌列为第一竞争对手。
谷歌和京东的合作,可以看做双方都是在寻求突破的一种表现,京东在国内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大背景下 ,拓展海外市场,成为京东实现突破的出路。况且,海外市场确实有着切实的可操作性,有京东物流在国内发展的基础,有谷歌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的覆盖率,京东的出海之路会轻松很多。而谷歌通过京东,可以重新进入中国这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同时,通过和京东的合作,在网购搜索引擎上也有了和亚马逊的一拼之力。
谷歌看中的是搜索引擎市场,借助京东的新零售业务,抢回以前亚马逊抢走的市场份额;而京东看中的是谷歌广大的市场,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对于京东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是一个相当大的助力。两者各取所需,现在的合作还只是尝试性的合作。一家以搜索见长的企业,和一家以新零售见长的企业合作,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能不能有什么化学反应?现在还看不清,毕竟只是初级的合作,从理论上看可行,但究竟有没有惊喜,只能等时间来说明一切了。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宏观经济方面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恰逢618,本来就处在风口之上的京东这次再次因为与谷歌的合作成为了新闻头条:
1 5.5亿美元
看着好像5.5亿美元是一笔巨款,但是对于这样体量的两个大的上市公司来说,这笔钱不过是小意思而已;因此,一来谷歌没有话语权,二来京东也不太缺这笔钱。所以这次的合作没有看起来那么高大上;
2 通过GOOGLE shopping
我想,京东此次想接着google 出击欧美市场恐怕才是这则新闻最大的亮点,google在国外相当于中国的百度,其广告效应可不是盖的;
这就意味着,京东将要迈出全球化的第一步;
现在好多投资标的不好找,好的投资者也不好找。
如果是好的投资者遇见好的投资标的,那么双方合作显然是正常的。
谷歌是一家全球性科技公司,拥有庞大的现金流,这个庞大是指超过1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这么大的现金储备,放在银行里吃利息显然是很亏的,必须寻找新的投资项目。而近年来,谷歌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数据显示,2017谷歌完成103笔投资交易,收购七家被***司,这对于谷歌的多元化、保证企业永续发展,有极大帮助。
而京东是目前中国市场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线上购物平台,近几年增长强劲。据财报显示,京东第一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001亿元(约合1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1%。净服务营收为人民币86亿元(约合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0%。2018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5.249亿元人民币(约2.431亿美元);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同样达到了10.474亿元人民币(约1.670亿美元),实现了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
一个有钱,一个有未来,谷歌投资京东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更重要的在于,虽然京东增长依旧强劲,但在国内市场增速放缓。截至2018年3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过去12个月至少有一次购物行为)数为3.02亿,较2017年同期增加28%。与GMV、营收增速同在30%一线。
但与之前相比,这种增速显然不是让人满意。
从2017年Q2开始,京东按新口径统计GMV。通过对比,新口径GMV大约比旧口径高40%,但仍难掩增速下滑。2018年Q1,GMV同比增长30%,比营收增速低一个百分点。
这种大的互联网企业之间相互抱团合作也并不少见了,换句话说在当今社会,无论是谁想发展,都免不了小伙伴的合作配合,就像今天早上考辛斯宣布底薪加入卫冕冠军,我不知道大伙儿是啥心情,反正作为一个老球迷的我,也都习惯这种加盟合作了。
你看,这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事儿,所以为了自己公司的前途和发展,如果联合起来能得到双赢的效果,那京东和谷歌的联手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看到国内这几家国际知名的企业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欣慰的,比如一直大刀阔斧收购的阿里巴巴,比如始终在寻求合作,拓展自己脚步的京东集团。
放眼全球,称得上牛逼的电商企业就那么几个,亚马逊、阿里、京东、还有半个沃尔玛,对于谷歌来说,在电商零售方面,亚马逊和阿里是谷歌的对手,在云计算方面,他们还是对手!(笑哭),不说是水火不容,可也相差不远了,所以谷歌想要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只能去寻求与其他企业的联手合作了。
那么对于谷歌来说,京东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合作对象了,一方面京东的B2C模式确实比较适合谷歌;另一方面,京东还拥有着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物流系统。这也是谷歌比较看重的。
而对于京东来说呢,和谷歌合作则是能让自己在腾讯之后再度拥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巨头盟友,谷歌的人气、流量和技术也是帮助京东快速走出国门的大助力,所以这样来看,双方的合作也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吧,取长补短互利共赢,正所谓有钱一起赚…
就是一次试水,我估计成效不大。
表面看,谷歌想用京东来遏制亚马逊,京东想借谷歌的流量来开拓国际市场。京东用1%的股份,换取了谷歌Google shopping全球销售合作入口。
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估计成效不大:
1、京东和亚马逊体量相差太大,特别在国际市场,京东仅仅是开始拓展,而亚马逊已经稳占龙头地位,即使是阿里对亚马逊在国际市场的撼动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谷歌能从京东得到的回报可能不会太大。
2、Google shopping是一个购物引擎,付费的用户排名靠前。京东的产品在这个引擎上到底能排在什么位置,如果排得太靠前,那付费的[_a***_]怎么处理?如果排得太靠后,其实意义不大。如此,京东在谷歌得到的回报估计也不会太大。
3、谷歌仅入股1%,完全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入股。你能指望这种弱链接会带来双方多少投入?
我认为,这个***另外一个意义就是一个营销操作,选在618炒作一下,宣告谷歌重新步入中国视野,同时宣告京东进入国际市场,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授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授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