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芙电商模式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德芙电商模式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支付宝推出的“赚取赏金”活动,撒了十几个亿的资金,那么支付宝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用资本做的生意向来是先亏后赚,即使不能从用户手中赚回,也会从资本市场赚回,比如抢占市场以后进行大量融资(a轮b轮c轮d轮……),或抢占市场进行上市促使股价大幅上涨股东大量***等等。
当然了,既然是投资,有收益必然有风险。当市场占有率极少,不能维持自身运营,那么只能亏本甩卖,比如百度外卖。在资本市场中,往往两个大佬打架,死的是老三老四,支付宝和微信打架,云闪付等其他支付平台就痛苦不堪。
这次支付宝搞活动应当不是冲着微信去的,而是冲着银行***去的,因为只能开通花呗,用户才能花掉红包,抢占的是金融消费市场。而在这方面,微信并没有同类产品,那么如果是冲着银行***去的,那死的或痛苦不堪的应当是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等平台的消费金融产品。
据说(只是听说)银行通过视频或文章等插入广告,推广成本高达800元,即花800元的广告费才能拉了一个客户(百度推广的话一个点击五六块),而比如通过朋友圈等方式代理推广花旗银行***可获取高达500元的佣金,也因此如今银行推广***又开始地毯式(扫楼)营销,以及大商场门前摆摊。
反观支付宝推广花呗,成本更低,商家和用户都能得到优惠,这何乐而不为呢?而未来的市场在于大金融消费,比如最近报道的90后平均负债12万,可想而知市场有多大。
花呗和***一样,利润主要来自两方面:一、商家手续费(佣金),线上(淘宝天猫等)交易额的1%,线下(实体店)交易额的0.8%;二、分期手续费,属于信用贷款范畴,实际资金所占时间***利率在15%-18%之间,比如分12期分期手续费为0.7%,实际***利率为15.16%。
也因此,消费金融利润空间较大,2017年蚂蚁金服80%的利润来自于消费金融,包括花呗和借呗,那么这样拿真金实银出来推广就非常实际和有意义了。
是这样的,消费者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变,再就是大家集体效应,别人都用支付宝交易,你不用,必然会产生不方便。你在用支付宝进行生活场景消费支付时,支付宝就获得了你的消费水平和习惯以及地域范围的信息。背后就形成了关于你的消费大数据和画像。就可以精准向你推送服务了,比如你要是挣得多就对你推送5星酒店,挣得少就推送如家客房,广告效应的提升就是巨大的利益。再者,你发红包背后就显示出了你的社会,家庭关系网。谁是你的上司,谁是你最亲密的人一目了然,这个可是个可以产生爆炸式效应的信息。背后都是巨大的潜在利益。现在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完成了跑马圈地,拥有了垄断地位,就如同拥有一片草场,将来把草场上的羊养肥了,还不是想吃那只,吃那只。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披露2019财年Q2季报(即2018年7月1日-2018年9月30日)显示,本季度蚂蚁金服本季度亏损3.52亿美元。对于一家估值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的超级巨头,出现单季亏损似乎总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亏损的情况下,本月支付宝(蚂蚁金服旗下产品),还花了十几亿的资金推出了“赚取赏金”的活动,让不少人感到费解,一边在亏损,一边还在烧钱,真的是浪啊。
背后的原因
都说资本是逐利的,蚂蚁金服虽然做了很多公益活动,但是本质上而言,它仍然是一家企业,企业最终还是要追求盈利的,所以推出“赚取赏金”活动,肯定是有其背后的原因。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在2013年的时候,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支付宝一家独大,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腾讯金融的崛起(财付通及微信支付)以及银联推出的银联商务(云闪付)后,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在不断的被蚕食,根据最新的2018年2季度报告,支付宝的市场占比已经剩下不到45%了,较高峰期下降约15个百分点。
不断流失的市场份额对支付宝的影响是致命的,客流量及市场份额占比是支付宝存在及估值的最基础最关键所在。为了扩大客户群体以及增加市场份额,因此即使蚂蚁金服亏损,支付宝仍然推出了“赚取赏金”的活动。如果有认真研究过活动的客户,应该会发现,这次活动,扫码者赚红包,邀请者赚赏金,而且邀请者赚得更多,这相当于是支付宝支付给老客户推广支付宝的费用(因为扫码者必须要消费后,邀请者才可以拿到赏金,这就等于督促邀请者卖力的去推荐扫码者进行消费),通过小小的红包,获得无数个推广者,而这些推广者还会给支付宝带来更多新客,新客再为支付宝带来更多的收益及估值,这么看来这点推广费用其实并不算高了。
附加的目的
获客及保持市场份额是此次活动最重要的目的,但是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显然不附加点其他目的,是不可能的,这次活动另外一个目的是推广花呗(花呗红包只能用于花呗消费),花呗是什么呢?其实花呗就类似于银行***,那***有多赚钱呢?2017年***业务收入之王是招商银行,***利润高达544.51亿元,要知道招商银行的***发卡量才不到1.1亿张,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季度,支付宝的国内年度活跃用户已超过7亿了,如果其中一半的人使用花呗,其利润可想而知,这么对比起来,那十几亿的推广成本是不是就微乎其微了。
资本都是逐利的,蚂蚁金服并非公益性组织,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其每一步行为都是深思熟虑后才走出来的,现在亏损,都是为了以后赚取更多的利润。当然无论怎样,支付宝的这个活动对于我们广大普通人还是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的,毕竟几元十几元的红包不是少数,对比微信支付那个每次不是0.06就是0.01的红包来说,可以堪称巨款了。
如果关注这项“撒红包”活动的用户,会注意到有一个细节,并不是所有的支付宝能够使用此红包,而是只有在支付宝中开通蚂蚁花呗后才能够进行使用。换而言之,支付宝虽然推出了“赚取赏金”的活动,更是撒下十五亿的“红包”,但其背后是有所目的:用户开通蚂蚁花呗进行消费使用。
说一下“赚取赏金”活动与“十五亿红包”。从宣传的效果来讲,已经能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且拥有大量的蚂蚁花呗被开通,十分成功。但是,这些费用花出去了,肯定是亏在里面的,因为几十亿的资金全部用作了宣传所用。“赚取赏金”也就是别人[_a***_]你领取的号码或二维码就能够领取红包,并且会在领取红包的额度上以9折的价格返给宣传者。不仅有“红包”,如果连续使用蚂蚁花呗15天消费满2元,那么会在2019年1月1日还会领取“红包”,并且会翻20倍以内的倍数。这么多钱算下来也给有几十亿,想想都是“亏”的肉疼。所在,在宣传的时候是亏的。
但是呢?花出去的是费用,赚到的可是大把大把的消费群体以及数据,这可能要比几十亿划算得多。蚂蚁花呗其实就是支付宝的信用支付,使用的是数据,而转入进来的是实际的真货币,并且能够更好的拉动消费。卖方呢?生意有所增加,会拥有更多的支付宝留账资金。那么,对于支付宝而言呢?账户里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多,能够盈利的点也就越来越多。越是往后,也就越是能够赚钱。
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支付宝也是一样,断然没有真心“送***”的想法,因此从表面上看支付宝付出了真金白银,但实际上它是为了赚钱。
首先,手机支付的红利期已过,使用支付宝的人群,已经基本固定,想用的自然在用,不想用的也不会去用,所以支付宝用户的增长速度在不断下滑。支付宝撒红包,其中一个目的是激活未使用人群,使用户数继续得以高速增长。从活动内容看,扫码者赚红包,邀请者赚赏金,实际邀请者赚得略多,这是鼓励老客户推广支付宝所支付的费用,相当于广告费。相比越来越高的互联网获客成本,这点推广费用真算是小钱了。
支付宝用户数持续增长,对支付宝显然是有很多好处。第一是在资本市场可以获得更多投资;第二是保持对其他支付方式的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第三是更多用户可以激活更多支付宝上推广的产品。
其次,这次活动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推广花呗。大家都知道,花呗红包只能用于花呗,而花呗是向商家进行收费的。也就说,花呗红包使用得越多,支付宝就赚得越多。实际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支付宝是最大的赢家。
所以,不要看支付宝这么大方撒红包,实际它还是大赚的!不过客观来说,不管支付宝怎么赚,咱们用户也的确享受到了实惠,不是吗?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芙电商模式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芙电商模式分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